走在城中藝術街區 發現可愛的某種生命力
在執行狐狸例行計畫的同時
無意發現了中正區可愛的長壽花─城中藝術街區
城中藝術街區是忠泰藝術文化基金會的一項計畫"UrbanCore"
從Jan.2010-Sep.2011
由母體企業提供土地資源與閒置房舍
引進的國內外藝術團體與周邊資源
進行一場跨界實驗
本計畫就像是"Core"的概念
結束之後會另覓其他閒置空間 再次發芽.......
計畫點的URBACCORE形象
為什麼狐狸會用長壽花來詮釋本計畫?
顧名思義,長壽花相較於其他草本植物
開花期可達三到四個月
雖然終將花落謝幕
但比起當下許多藝術放煙火或曇花一現的狀態
已經踏實許多
也讓我們還沒踏入街區就產生許多好奇與幻想
當代藝術的花期拉長後
將產生什麼樣的共伴效應?
按照計畫官方記載進駐團隊有十五個單位
1.UrbanCore Gallery
2.MOT/ARTS 藝術七門町
3.UrbanCore Caf'e $ Booksheh
4.台灣設計師連線
5.都市再生工作坊
6.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是絕藝術協會
7.打開-當代藝術工作站
8.C實驗室
09.台灣攝影博物館
10.豪華朗機工
11.臺北當代藝術中心
12.廢墟建築學院
13.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
14.河床劇團
15.黑眼睛跨劇團
大部分可接受開放定時參觀 因此請注意開放時間喔!
臺灣攝影博物館2F
狐狸首先走訪了臺灣攝影博物館
一棟四樓的透天公寓
門面與一般的影像藝廊大同小異
然而裡面的結構卻讓人匪夷所思......
臺灣攝影博物館2F通往3F樓梯間
一樓 二樓目前為主要展覽場
三、四樓就讓大家的眼睛自己判斷吧?
進 ─ 展 ─ 停 ─ 出
讓臺灣攝影博物館有了自己的生命
至少
大家會帶著許多問號 離開這棟建築物吧?
臺灣攝影博物館4F
存在的意義本身就是最爭議的話題
除了展出作品外
空間也積極地捍衛自己的生存權
嚴格來說
應該是存在地表的這群生命體在發聲......
是否透過這層審美態度
會讓展出的作品能夠更專心地訴說自己的故事?
由臺灣攝影博物館4F陽台往下望
透過頂樓門口把手的符號訊息透露:
"我是可以出去的"
狐狸走出陽台向外望去
發現了自以為熟悉的故鄉─臺北市更加生疏.....
牆壁上幽默塗鴉寫著犀利的政治批判
而這些都反應著示井小民的心聲
或許不同的角度 相異的觀點
將打開認識自己與存在的另一扇窗!
待續.....
綻放於市中央的枯老長壽花─記狐狸走訪城中藝術街區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