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滿色彩與符號的錯亂景象,這意味著.......?
從環河南路經過華江橋通往板橋是狐狸走過N遍、熟到不能再熟的一段路
在學生時代總是騎著摩托車飆到台灣藝術學院上課,還記得最快的紀錄是18分鐘飆進學門口(過去的危險舉動,請勿模仿......)
而現在也常常走一樣的路到市府開會......
每次都匆匆經過這一帶,卻沒有好好觀察
環河南路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地
這次的紀錄重點就放在萬華舊街上
好好填補一下過去記憶的"空處"
停在貴陽街一帶,開始體驗老萬華的種種風情
淡水河在萬華(艋舺)這一帶繞出了一個凸字
早期的文明就在凸出來的水岸旁精采地持續發展
隨著泥沙的淤積以及路運的發達
縱使水運時代結束
過去的繁華與興盛卻從豐富的歷史與建築元素中紀錄下來
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價值.....
也許在不久的未來,就更難看到平日習以為常的傳統市場與生活
狐狸將50cc小黑停在貴陽街上的早餐店旁
享受了傳統早餐後開始今天的觀察與紀錄.....
過去老街的發展絕對是很"現實"的
首重生活機能!
因此攸關食、衣、住、行等基本需求的傳統市場與民生商店成為一個社區存在的重要條件
當然精神層面也少不了
所以這一帶的廟宇也很多
龍山寺、青山宮、祖師廟......等大大小小的廟與林立
身置其中就如同來到風雅文化舊城 ─ 臺南
經過青山宮 優美的廟與雕刻與裝飾
華西街是非常熱鬧、知名的頗高的觀光街
但真正熱鬧的時候都是紅燈酒綠的夜生活時段
反觀上午八、九點整條街還正熟睡中....
早上的華西街 大部分攤販都還沒開張.....也許是昨天很晚才休息吧!
少了熱鬧的人群與嘈雜聲,反而添增了不少純樸感
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週遭的建築物以及各種物質文化
輕切地展現那老舊的身軀
證明他的存在價值與意義─常民而實用
就也許就是「台客」文化的精隨吧!
老舊的磚柱在台北已經少見.....
待續.......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