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者科技的日新月異
攝影的功能不斷強大
而每ㄧ波相機款式的更新,往往都具有指標性的意義
諸如過去畫素的明顯提升、錄影功能的引進、live view的內建、翻轉螢幕的導入、HDR的功能...等
讓攝影越來越方便、越來越簡單
其中,可用ISO範圍的擴增,也是許多攝影玩家所期待的
這次在使用CANON 剛發表的EOS 650D所發現的NR技術,就是在實務上很好發揮的ㄧ個案例
攝影師都知道,ISO的設定是越低越好
但現實上許多情況不允許我們這樣做
ㄧ般情況,博物館禁止使用三腳架(因此許多"奸巧"的攝影師會帶著單腳架,並和警衛說:嘿!這可不是三腳架....) ,
而該死的其空間內總是暗的不像話
在這樣的情況,似乎提高ISO成為不得不的選項了!
但當我們開啟了高ISO(800以上),惱人的雜訊總是讓畫面像臉上長滿青春豆般
不要說給別人看,自己就想先按下delete讓照片毀屍滅跡......
雖然過去有去雜訊的功能,但實際執行也是效果有限
現在有了NR功能,實在是方便多了
我們來看看狐狸實際測試的效果吧!
以下兩張照片的感光度都是設定在ISO1600,但第二張啟動了NR功能,各位覺得是不是差很多呢!
1.ISO1600的明顯雜訊(狐狸測試)
2.ISO1600啟動NR的效果明顯改善雜訊(狐狸測試)
究竟NR是什麼樣的仙丹靈藥
如何能夠讓高ISO的雜訊就如同變魔術中的白鴿般憑空消失
又為什麼傳統的去雜訊方式效果較差呢?
這必須從高ISO雜訊產生的成因講起
當感光度提高時,感光元件裡的溫度升高
使得成像時混色階段的紀錄能力錯亂
沒有足夠的成像資訊,處理器只好自行產生偽色而導致雜訊產生。
過去的雜訊方式通常是以"後製"模糊化的方式來降低粒子
就好像以前為了將掃描印刷品的網花去掉,我們會開啟PS的濾鏡啟動"Blur"功能一樣
但羊毛出在羊身上,造成顆粒的問題尚未克服
NR的技術則不同,它是從本質上解決問題
由於粒子的成因是感光錯亂導致資訊紀錄的不足
因此當啟動NR時,相機會連續高速拍攝四張照片已掌握足夠的成像資訊
並透過運算處理器自動合成為一張
少了模擬,就能夠讓影像更加接近自然囉!
當然囉!想要得到最細膩的畫質,理想的方式還是隨身攜帶那重的要死的腳架,
並鎖定反光鏡、連接快門線
然後"趴~嚓"下去
但你會發現怎麼才拍了這幾張,已經滿頭大汗(這是很有可能的,除非你拍照的地方有舒適的恆溫空調.....),而且天阿~怎麼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......
因此,狐狸將這個方便的新功能和大家分享,希望對各位的拍照工作上能有些助益囉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PS.如果你的相機沒有NR這個功能怎麼辦?這是個好問題耶!
哈哈!沒關係!相信你的下一台新相機,肯定會有這個功能囉! (這樣的回答好像蠻欠扁的就是了.....)